我需要照大腸內視鏡嗎?

大腸癌為本港頭號癌症
2018年8月,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公布一項患病統計,大腸癌是本港最常見的癌症,在2016年,大腸癌導致2089人死亡,佔癌症死亡總數的14.7 %。

 

腺瘤-大腸癌次序論
正常的細胞經過多次突變,由正常的粘膜變化成腺瘤瘜肉,再由腺瘤瘜肉轉變成腸癌。食物及環境因素都有機會導致基因突變,癌變的過程可以長達十年或以上。七成以上腸癌是由腸壁內的良性腺瘤瘜肉慢慢演變而成,清除良性腺瘤瘜肉可防止真正癌症發生。

大腸瘜肉一般可分為腺瘤性瘜肉、增生性瘜肉、齒狀瘜肉、錯鉤瘤性瘜肉、幼年型瘜肉,偵測出腸內瘜肉並清除,是最有效預防大腸癌的方法。

 

大腸癌有年輕化的趨勢
2018年,香港中文大學一項最新研究揭示,全球大腸癌患者有年輕化趨勢。肥胖問題在發達國家、尤其是年輕人口愈來愈嚴重。由於肥胖可引致腸道微生物群轉變,這可能是愈來愈多年輕人罹患大腸癌的因素之一。本中心最年輕的大腸癌病人年僅28歲。

如果能夠及早發現醫治及醫療費用都相對簡單及低。大腸癌的高風險因素包括年齡、有大腸癌家族史、患潰痬性結腸炎或患克隆氏症。缺乏體能運動、飲食傾向高脂及纖維量不足、飲酒和吸煙、肥胖都增加患上大腸癌的機會;部份症狀包括排便習慣有變(便秘或腹瀉)、大便帶血、原因不明的體重下降及腹部不適。

 

大腸鏡檢查
大腸鏡經由肛門通過大腸不同部位後到達終點盲腸,其後慢慢退回小腸末端, 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直腸返回到肛門,大腸的每一個部位醫生都能在高清的顯示屏上觀察仔細觀察找出隱藏瘜肉如有需要,醫生可用專用工具通過內視鏡抽取病變組織進行化驗,過程只需20-30分鐘。

 

我需要接受大腸內視鏡檢查?
– 年滿50歲人士
– 有腸癌家族史
– 便血
– 腹脹
– 大便習慣改變
– 不明原因腹痛
– 懷疑患上大腸瘜肉
– 炎症性腸病

預約流程:

  • 本中心的大腸內視鏡檢查是以日間手術形式進行,需要提前預約進行初診了解病歷,講解檢查過程及風險。
  • 檢查前三天藥物建要求,如病人有服用阿士匹靈、薄血丸類別的藥物請事先通知醫生。在某些情況下醫生可能會要求病人停服某類藥物。
  • 檢查前三天停止進食所有高纖維食物及飲品,例如菜、生果、麥皮、菇類及穀類食物等。 病人可以進用肉類,海鮮類,澱粉質、蛋白質食物。
  • 檢查前一天(晚餐)進食流質食物,例如魚肉粥、碎肉粥。
  • 檢查前一天/或檢查當天早上按指示服用醫生處方的大腸清瀉劑。
  • 檢查前六小時禁止進食。
  • 檢查前醫生會再次講解檢查過程及風險,及簽署檢查同意書
  • 除去假牙、飾物及金屬物品如果懷疑懷孕,請務必告知醫生。

 

大腸內視鏡
– 接駁血壓計及血含氧量計,監察檢查期間的血壓,脈搏及呼吸功能
– 注射鎮靜藥物,減輕檢查過程中的不適
– 藥效開始後醫生把大腸鏡由肛門經結腸至盲腸及小腸,並透過大腸鏡的攝影機觀察大腸狀況
– 檢查時,醫生可同時抽取活組織或切除瘜肉
– 檢查需時約30-45分鐘完成,病人會引領到休息室靜休

檢查後
– 檢查完成後病人會病人會引領到休息室靜休,其間由醫護團隊看護下休息。
– 待病人清醒後醫生會再會見病人及家屬講解初步情況,如有組織或瘜肉抽取會再次約見覆診。
– 由於鎮靜劑和麻醉藥會對你的協調和判斷能力造成短暫影響,所以檢查後24小時內,應避免駕駛、喝酒、作出任何重要決定,或簽署法律文件。

zh_HK香港中文